- 2025年04月09日
- 星期三

冲突现场(资料图)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,胡塞武装为支持巴勒斯坦,对红海海域的以色列、美国及其盟友的舰船频繁发动袭击。其控制区涵盖也门约三分之二的红海沿岸,影响力辐射至战略地位重要的曼德海峡,对红海航道航运安全影响巨大。美国作为以色列盟友及全球海上贸易秩序维护者,自然不会坐视不理,双方矛盾由此不断激化。

过去十年间,中印边境曾多次因实控线争议陷入对峙。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,两国边防部队在西段边境持续重兵对峙,印方甚至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现状,试图强化军事存在。然而,自2024年以来,双方通过21轮军长级会谈和33次边境事务磋商,逐步实现了摩擦点脱离接触。2024年底,中印宣布完成所有争议地区的兵力回撤,边境局势回归2020年前状态。这一转变被清华大学战略研究院专家解读为“双方务实管控分歧的重大突破”。

白宫(资料图)从三方能够达成临时协议来看,这份协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方的基本诉求。对俄罗斯而言,协议为其粮食和化肥出口争取到国际管制松动的空间,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(约占20%的市场份额)和重要粮食出口国,乌克兰方面则亟须通过恢复黑海粮食外运来缓解财政危机,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强力推动成为协议达成的关键变量,其急于兑现竞选承诺、结束战争的政治意志,迫使俄乌双方不得不权衡拒绝提议可能带来的战略代价。

中国台湾地区风景(资料图)一直以来,台湾地区部分“台独”势力小动作不断,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。远的不说,就拿最近一段时间来讲,赖清德之流上蹿下跳,发表一系列分裂言论。先是抛出两岸“互不隶属”这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荒谬之语,接着又公然将大陆称为“境外敌对势力”,这种行径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,破坏两岸关系。

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,俄乌冲突已持续许久。战场上,局势复杂多变,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激烈争夺,互有攻守。俄罗斯虽在冲突前期凭借军事力量取得一定进展,但随着战事的推进,面临着多方面压力。军事上,乌克兰在美西方军援支持下,不断调整战略战术,使得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遭遇阻碍。经济层面,冲突导致俄罗斯经济受到冲击,能源出口受阻,西方制裁使得俄罗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面临困境,资金外流、资产冻结等问题制约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。

乌克兰军工专家(资料图)1991年苏联解体,乌克兰宣布独立,继承了苏联约35%的军工企业,一下拥有3500多家军工企业,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达700多家,军工从业人员多达300多万。当时乌克兰军工实力强劲,拥有诸多先进军工设施,像最大的导弹生产基地“南方机械制造”,唯一能造大型航母的黑海造船厂等,在军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